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体、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偏瘫的病因复杂多样,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脑血管疾病
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这些疾病会损伤脑部的运动神经中枢,进而引发偏瘫。如:高血压、糖尿病是导致脑出血和脑梗死的重要风险因素。
2、心脏病
如心内膜炎,会产生附壁血栓,而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脑血管闭塞,进而引发偏瘫,此外心脏功能异常也会影响脑部供血,增加偏瘫的风险。
3、炎症:
某些炎症可侵犯脑膜、脑血管,或单独侵犯脑血管引起脑动脉炎,如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炎症和风湿病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
4、肿瘤
脑肿瘤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会压迫到运动神经,导致运动神经功能受损,进而引发偏瘫。
5、外伤
大脑或脊髓受到损伤,如车祸、运动伤害等,也会导致偏瘫。
6、先天性因素
脑血管先天性异常、先天性脑发育不全等,均有增加偏瘫的风险。
此外,偏瘫的诱发因素也多种多样,包括不良的生活习惯(高盐、高脂、酗酒)、情绪波动(生气、愤怒)、过度劳累、气候变化、妊娠等。同时,一些疾病因素,如高血脂、血友病、血管硬化,以及不恰当的用药(如降压药等不合理使用)也可能诱发偏瘫。
总的来说,偏瘫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为了预防偏瘫,人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及时控制,同时,对于已经有相关疾病的人群,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降低偏瘫的风险。
偏瘫在发作时,会出现以下先兆
语言障碍:语言不清、词不达意;
视觉障碍:双眼短时间黑朦、视物模糊等;
意识障碍:精神萎靡不振、性格改变;
感觉异常:肢体不受支配、吞咽困难、口歪眼斜等;
血压异常:血压骤然持续升高;
疼痛表现:头部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
其他:全身无力、体温升高、出虚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