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猴痘疫情地图仍在扩大,已经影响到21个非洲以外国家。
世卫组织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多数确诊病例没有非洲地区旅行史,意味着可能潜藏大量病例未被发现。一些卫生机构甚至怀疑,猴痘病毒已经形成一定程度的社区传播。
图源:新浪微博
针对本次多国出现猴痘疫情,专家指出,目前猴痘疫情传播范围距离国内较远。另外,由于国内的入境隔离政策,猴痘感染者在隔离期间就可以被识别并得到治疗,理论上很难流入社会造成传播,猴痘进入国内发生传播的概率很小。
而在近期的科普报道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热点问题:胳膊上的“花”(坑)是预防天花的吗?得过水痘,能对猴痘免疫吗?来看看专家的解答。
1
胳膊上的“花”(坑)是预防天花的?
不一定!
每个人一出生,为了预防疾病,会接种各种各样的疫苗,例如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等。但能在胳膊上留下“花”(坑疤痕)的一般有两种,分别是牛痘疫苗和卡介苗。
图源:摄图网
牛痘疫苗又称天花疫苗。16-18世纪,天花几乎席卷了世界各地,英国的外科医生琴纳发现,挤牛奶的少女被患牛痘的母牛传染了牛痘后,而不会染上天花。
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终于发明了“种痘术”,接种的人只需要出少量的痘,就可以获得免疫。
自从牛痘疫苗被发明后,天花的传染得到了极大的控制,到了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已经根除了天花病毒,而我国也在年3月取消在全国范围内接种牛痘疫苗。
所以,大多数80后、90后、00后是没有接种过牛痘疫苗的,胳膊上的疤痕应该是接种卡介苗留下的。
卡介苗,被誉为“出生第一针”,主要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型肺结核。是国家免疫规划程序里规定要给儿童接种的疫苗,并且免费。也就是说,这卡介苗从理论上来说是每个人都必须打的。
图源:摄图网
所以,胳膊上的“花”不一定是预防天花的,有可能是预防儿童肺结核的。
2
得过水痘,就能预防猴痘吗?
水痘和猴痘、天花本质上是不同的病毒,所以得过水痘或者接种过水痘疫苗,对猴痘和天花的预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水痘,是一种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任何年龄的人群均可感染,但婴幼儿和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
3
猴痘、牛痘、天花、水痘有何区别?
从名称上来看,猴痘似乎和水痘以及早已销声匿迹的天花很像,事实上,他们也确实都属于“正痘病毒属”。牛痘、水痘以上都有提到介绍,接下来说说天花和猴痘。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主要在人之间传播,可通过飞沫、接触传染。存在了几千年,凭借接种牛痘防疫,世界卫生组织于年正式宣布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天花,是在世界范围内被人类消灭的一种传染病。
猴痘,俗称猴天花。它并不是一种新的疾病,首次发现是年,在科研用食蟹猴群中出现了两次集中皮疹暴发,丹麦病毒学家PrebenvonMagnus在感染的猴子身上第一次分离出了这种病毒并命名。
图源:摄图网
它与天花、牛痘属于近亲病毒,世界卫生组织称,猴痘可通过接触别人呼出的大液滴、接触受感染的皮肤病变、受污染的物质传播。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表示,感染猴痘的最初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发冷和乏力。患者有时也会出现皮疹,通常先发生在面部,然后发生在身体的其他部位。
世界卫生组织称,感染猴痘的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出现重症。怀孕期间感染也可能导致并发症,包括胎死腹中。
目前还没有猴痘疫苗。研究证实,接种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具有交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并减轻感染后的临床症状。这种交叉保护作用可能会维持数十年。
世卫组织呼吁,各国应警惕患者是否出现非典型皮疹相关信号。
对我们自己来说,应该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动物(比如野生或者来历不明的猴类、啮齿类动物等),不要前往有猴痘疫情发生的国家和地区。现阶段,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开窗通风、日常消毒,依然是十分有效的预防措施。
▍来源:江苏疾控、武汉广播电视台等综合;图片:新浪微博、摄图网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