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27日星期日
国际麻风节
InternationalleprosyFestival
国际麻风节,又称“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于由法国律师佛勒豪(RaoulFollerean)发起,并经由世界卫生组织确立,时间为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目的是调动各种力量,来帮助麻风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获得更多的权利。
年“中国麻风节”主题
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
麻风病,可能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比较陌生,甚至一些年轻医务工作者也不甚了解,只是在教科书中接触过这种古老的传染病。但其实,麻风病在我国还没有消失,在国家卫健委网站上可以查询到,年仍有散发的麻风病例发生。
△年10月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其中显示年10月1日0时至10月31日24时,报告麻风病发病26例。
年,全球有近21.4万人被诊断患有麻风病——即每2分钟确诊1位患者。据估算万-万人因麻风病造成了明显的、不可逆转的残疾。
麻风病尚未消失
检验人仍需学习!
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M.Leprae)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的皮肤和神经,导致皮肤麻木和肢体畸残。
麻风杆菌属分枝杆菌,菌体呈短小棒状或稍弯曲,长约2~6μm,宽约0.2~0.6μm,抗酸染色呈红色,革兰氏染色阳性。麻风杆菌在0℃可活3~4周,强阳光照射2~3小时便丧失繁殖能力,煮沸8分钟可灭活。
结核样型麻风
瘤型麻风
新版《麻风病诊断》标准去年发布
年3月,根据全球麻风的控制经验,国家卫健委对原有的麻风病诊断标准、有关疗程和治愈标准进行了修订,发布了新的《麻风病诊断》标准。(年8月1日起实施)
这里节选出与麻风病实验室检查相关的内容,方便大家快速学习。
点击这里,或文章末尾“阅读原文”,可查看完整版《麻风病诊断》标准。
新发患者诊断实验室检查
1.常规皮肤查菌有一处及以上部位检查AFB为阳性。
2.皮肤损害组织学检查:
a)表皮基底膜破坏,白细胞侵入表皮,真皮内见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并见郎罕巨细胞,肉芽肿外围密集淋巴细胞包围,神经分枝破坏而难以辨认,肉芽肿内查找抗酸杆菌阴性,S-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在肉芽肿内见破坏的神经分枝;皮神经检查见神经内炎症或上皮样细胞肉芽肿。
b)表皮下有狭窄“无浸润带”,真皮内见上皮样细胞肉芽肿,肉芽肿周围有稀疏淋巴细胞包围,郎罕巨细胞少或无,肉芽肿内神经分枝难以辨认,肉芽肿内抗酸杆菌检查阳性,细菌密度1+~3+。
c)表皮萎缩,表皮下见明显“无浸润带”,真皮内见组织细胞和泡沫细胞肉芽肿,淋巴细胞少或无,神经束膜呈洋葱样改变,神经分枝内见炎症细胞浸润。在肉芽肿内和神经分枝内抗酸杆菌检查阳性,细菌密度在4+或以上。
复发患者诊断实验室检查
1.皮肤涂片检查AFB,符合以下之一者:
a)皮肤查菌阴转后,出现任一部位细菌密度≥2+;
b)皮肤查菌阴转后,重新出现任一部位或多部位查菌阳性,同时见有完整染色菌。
2.复发皮损的组织学检查,符合以下之一者:
a)重现活动性麻风病特异性病理改变,且无明显组织水肿;
b)病理组织像组织水肿不明显,出现任一部位皮肤查菌≥2+;
c)病理抗酸染色阳性,同时有完整染色菌。
3.小鼠足垫接种证实有活菌者。
皮肤涂片查菌方法
(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
镜检要求
染色后尽可能及时镜检,如不可能,标本应保存在标本盒内。避免灰尘和光照。
显微镜要视野清晰,分辨率高;物镜用90×或×油浸镜头,目镜以5×或10×为宜。
为了减少涂膜中因细菌分布不匀造成的误差,应选一定顺序多检查几个区域。
细菌密度标准
用Ridley对数法计算细菌密度,每一级间相当于10倍之差:
阴性:个以上油镜视野未检出ML;
a)1+:平均每个视野有1~10条ML;
b)2+:平均每10个视野有1~10条ML;
c)3+:平均每个视野有1~10条ML;
d)4+:平均每个视野有10~条ML;
e)5+:平均每个视野有~0条ML;
f)6+:平均每个视野有0条以上ML,并有大量菌团。
为使结果具有相对的准确性,应多检查些视野。阴性涂膜至少检查个视野,3+~6+的涂膜至少检查50个视野,若在个以上视野内仅发现1条ML,仍属1+范围。
细菌形态的描述
油镜下可见AFB呈鲜红色,组织细胞染成蓝色,背景呈浅蓝色。注意细菌的密度和形态,按下列方法记录报告:在未治疗的多菌型麻风中,有一部分染色均匀且着色较深的杆状菌,称为完整菌。菌体断裂、染色不均匀者,为非完整菌。一般认为完整菌是活菌,非完整菌是死菌。完整菌占全部检查菌的百分率称为形态指数(morphologicalindex,MI)。由于细菌形态指数较难标准化,一般不要求报告形态指数值。但在报告细菌指数的同时应大体描述细菌的形态,如杆状、粒状、杆多粒少、杆粒相近或粒多杆少等。
细菌密度指数(BI)计算法
麻风病的诊断必须细致耐心,争取早期确诊,不漏诊,不误诊,早治早愈,不错失时机使病情加重,造成畸形,残废,或扩大传染。
所有麻风病人均按国家政策免费治疗。一旦确诊,国家将免费提供优质、高效的联合化疗药物给予规范治疗。
有了指南你还在恐惧吗?
麻风病传染性很强?
在麻风病高流行区,普通人群容易接触到麻风杆菌,但由于人体对麻风杆菌具备一定的免疫力,只有大约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的人患病。可见麻风病的传染性是比较弱的。
麻风病无法治愈,四肢溃疡和残疾是麻风病的必然结局?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WHO推荐使用利福平、氨苯砜和氯苯吩嗪三种药物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麻风病,并用这一方案治愈了全世界万病人。只要麻风病人早期确诊并规范治疗,完全可以治愈,不留任何后遗症。
麻风病无法预防?
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的居住条件可减少麻风病的发病率,避免接触含菌飞沫、避免与麻风病人密切接触,在劳动中避免手足皮肤外伤,都可以有效预防。当然,早期发现麻风病人、及时治疗、消除传染源才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麻风病会遗传给下一代?
麻风病不是遗传性疾病。在麻风病人家庭中病人多发,主要是病人在得到确诊和治疗前已经与家庭成员长期密切接触所致。另一个原因是,部分正常人对麻风杆菌缺乏足够的免疫力。据专家观察报告,将刚分娩的婴儿与其患病母亲隔离,婴儿可不发病。
麻风病难以早期诊断?
目前,麻风病可以做到较早期诊断。麻风病的延误诊断有两个原因,75%是由于病人自身的缘故延误,25%是由于医疗延误。前者是病人不知道自己得了麻风病,或者由于交通不便或工作忙而不去找医生,造成诊断延误。后者是少数医生未能准确鉴别麻风病,即误诊带来延误。
综合整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SIFIC感染官微、医院、医院、卫健委官方网站
如果您觉得我们发布的信息对您及您的朋友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