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各种细菌、病毒生长繁殖加快,诺如病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威胁着幼儿的健康,在继续防范新冠肺炎的同时,家长朋友们也要科学有效预防春季流行传染病。
一、诺如病毒主要症状: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播性很强的病毒,可通过手、口、粪便甚至飞沫传播,能够引起急性肠胃炎。
感染诺如病毒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胃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
预防措施:1.保持食物和手部的清洁、生熟分开、加工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确保水和食物原材料的安全。
2.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3.如果幼儿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要居家隔离,待痊愈后方可入园。
二、手足口病主要症状: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的幼儿最易中招。
换季期,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幼儿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预防措施:1.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2.减少幼儿到公共场所的时间。游乐园、室内商场、公共交通这些公共场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对较大,幼儿很容易被传染。
三、麻疹主要症状: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飞沫、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等都可进行传播。
麻疹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出疹,体温达39~40℃,可伴有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眼结膜炎等症状。发热2~5天后面部出现红色斑丘疹,自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皮疹出齐后,依出疹顺序逐渐消退,疹退同时体温也下降到正常,病情自愈。
预防措施:1.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打喷嚏后要立即洗手。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四、水痘主要症状: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俗称“见面传”,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两种方式传播,易造成暴发流行,多见于儿童。
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烧、发痒的红疹,最初这些红疹先是扁平,其后形成突起的小水泡。水痘属于向心性分布,一般前胸、后背会先出,且分布较密集,然后向其他部位蔓延,面部也会比较多,四肢少一些。不过严重时,也可能全身分布。持续3-4天,然后变干、结痂。完全痊愈大约需要2-3周时间。
预防措施:1.目前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就是接种疫苗,接种2次,保护效果可达95%以上。
2.注意个人卫生及居室通风,及时修剪幼儿指甲,保持手部的清洁。
3.水痘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幼儿去公共场所。
4.如果发现幼儿患上水痘,医院进行就诊,并且通知幼儿园,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消毒措施。
五、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症状: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腮腺肿胀时传染性最强,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根部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下、向后弥漫性肿胀,并有明显的压痛。在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腮腺炎患者除了腮腺部位肿痛外,大部分患者还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8°C左右,间断性发热。
如果没有并发症,一周左右可自愈。
预防措施:1.接种疫苗是预防腮腺炎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
2.在腮腺炎流行时,尽量不要带幼儿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幼儿一起玩耍或聚会。
3.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六、结核病主要症状: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盗汗,胸痛,乏力等症状,可伴有全身症状,例如:间断或持续午后低热、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少数患者起病急骤,有中高度发热,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极少数患者可伴有结核性超敏症候群,例如: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角膜炎等。
预防措施:1.养成戴口罩、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定时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按时给幼儿接种卡介苗,以使机体产生免疫力,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3.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机体免疫力。
目前,正处于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家长们引导幼儿增强卫生健康意识,加强锻炼,规律休息,讲究卫生,远离疾病。
END编辑:张宇宇
图片来源:网络
审核:王野
榆林市第二十二幼儿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