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拾遗蛛网膜囊肿不要再对患者说

先看一个病例:患者男,21岁。既往有蛛网膜囊肿,MRI检查左侧中颅窝、左颞额部颅板下见88×58×91mm大小异常囊状影。因运动中被球击伤头部,即感头痛伴恶心,无昏迷及呕吐,医院诊治,近1月感头痛加重,以左颞部为著。行MRI及CT检查,发现左额、颞顶部大小约188×51×94mm异常影并使左额颞叶受压,中线结构局限性右移约4mm。影像诊断:蛛网膜囊肿并出血。

既往MRI

受伤后复查

钻孔引流术后

本例患者从外伤到住院治疗间隔1个多月,症状逐渐加重,呈进展型,此慢性硬膜下血肿,出血常来自皮质撕裂的小血管,损伤较轻,出血较慢。单纯钻孔引流硬膜下血肿和积液,不处理蛛网膜囊肿均能取得相当满意的效果,而且很多蛛网膜囊肿在血肿引流术后也会逐渐缩小或消失。本例采用MRI、CT联合诊断,影像资料齐全,手术行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蛛网膜囊肿明显缩小。

延伸阅读

1、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致病机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好发于中老年人,其致病机理目前仍不完全明了,广为接受的机制是:

(1)老年人脑组织萎缩导致蛛网膜下腔扩大和桥静脉受牵拉,在轻微外伤后蛛网膜及其桥静脉撕裂,从而使脑脊液流至硬膜下腔(有或无血性成分)形成硬膜下积液(血);

(2)硬膜下积液(血)促进硬脑膜下方形成膜状结构(外膜),外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或血窦形成。此类毛细血管或血窦通透性高,血浆成分易于外溢,导致硬膜下渗出进行性增加;

(3)毛细血管内皮退化并反复出血,引起局部纤溶亢进,促进血肿进行性增加并进入慢性期。

2、蛛网囊肿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关系

蛛网膜囊肿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先天性颅内良性病变,好发于中颅窝。除少数引起临床症状的蛛网膜囊肿需治疗外,大部分无需特殊处置。通常意义上蛛网膜囊肿和慢性硬膜下血肿很难联系在一起。但是有很多病例报道显示相当一部分儿童或青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往往合并蛛网膜囊肿。

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蛛网膜囊肿特别是中颅窝的蛛网膜囊肿是儿童和青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危险因素。外伤后蛛网膜囊肿壁及其上的血管受牵拉破裂可能是此类硬膜下血肿形成的第一步,其后过程与中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制类似。









































白癜风的治疗秘方
白癜风的中药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hexinga.com/zyyn/81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