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0点ldquo正式对全球开

这是一封来自“中国天眼”的邀请函——

3月31日0时起,

向全球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

7月20日公布评审结果,

8月开始安排观测时间。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被誉为“中国天眼”,

是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能望穿百亿光年。

自年1月11日对国内开放运行以来,

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运行稳定可靠,

已发现余颗脉冲星,

并在快速射电暴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创新绝不是关起门来!

“中国天眼”向世界全面开放,

彰显了中国与国际科学界充分合作的理念。

在开放合作中,中国的科学重器,

将更好地发挥效能,促进重大成果产出,

为全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作出贡献。

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由我国已故天文学家南仁东于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年9月25日落成启用,进入调试期。年1月11日,FAST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

FAST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从至的四年时间里,它已发现脉冲星超颗。而自年发现第一颗脉冲星至今的50多年里,人类一共发现的脉冲星也只有多个。FAST还可以发现一些早期的星系活动迹象,有利于发现行星恒星的运动轨迹及发展轨迹,窥探宇宙起源的奥秘。

“如何把一个看似天马行空的设想做成国之重器?FAST望远镜建立在贵州的一个山区里,大型设备没有办法进场,所有的技术专门为它设计。那是一百多人的工作团队,用了26年的时间堆积起来。它在今年1月11号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最终的技术指标就是灵敏度可以达到,我们提升了至少一个数量级。这个灵敏度具有统一的意义,我们是第一次站在人类事业最前沿探索宇宙奥秘。”——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

12月26日,“聚力新征程,筑梦十四五”——第五届“中国制造日”全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举行,姜鹏作主旨演讲。

FAST的反射面面积大约与30个标准足球场相当,其巨大的反射面能根据天体的位置实时地主动调节形状。

随着性能的提升,FAST的科学潜力逐步显现。同时,FAST还有能力将我国深空探测及通讯能力延伸至太阳系边缘,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天眼之父”南仁东在大窝凼施工现场(年7月19日摄)。新华社发,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来源:央视网(ID:cctv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hexinga.com/zyyy/118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