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清肝解郁法治愈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一例
王某,男,38岁。
初诊∶年9月9日。
主诉及病史∶右眼视物变形一个月。
诊查;右眼视力0.3,右眼黄斑区有淡色环和点状灰色渗出物,中心窝反射不见。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报告∶右眼造影所见静脉早期,黄斑鼻下区可见几个散在荧光小点,随时延长,荧光素逐渐渗漏,晚期融合形成局限性强荧光。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诊为右眼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
辨证∶肝经郁热,脉络失畅,以致本病。
治法∶清肝解郁,健脾通络。
处方∶银柴胡10g菊花10g白术10g苍术10g菟丝子10g赤芍10g女贞子10g蝉蜕10g木贼10g防风10g枳壳10g生地黄10g珍珠母15g甘草3g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0月24日。检查右眼远近视力均为1.0。前方药继服。
三诊∶10月28日。右眼视力1.0,右眼黄斑区淡色环消失,渗出物较前为少,中心窝反射可见。前方加知母、黄柏各10g,服药3剂善后。
本病多因肝经郁热、湿热困脾,或肝肾阴虚、气血失调,或脾虚湿盛、脉络不通所致。治疗一般根据眼底情况而定,眼底改变在急性期,黄斑区出现数簇暗灰色圆点,其周围绕有淡色环,黄斑区视网膜下因浆液性渗出而呈扁平脱离者,多用清肝解郁益阴渗湿汤加减治疗;至退行期,黄斑区灰点变黑,也有的变浅色而看不清楚,淡环消失者,此时多用石斛夜光丸加减或知柏地黄丸治疗。此外,我们依据"风能胜湿"的理论指导临床,多用蝉蜕、木贼、羌活、防风、荆芥等治疗本病,或用珍珠母、石决明、牡蛎等大养肝阴、软坚散结渗湿之品,对黄斑区暗灰色,圆点及周围淡色环和渗出的消退颇有作用。本病易复发,可用滋阴养肝之剂善后;或治疗方剂有效后,一般不要更改方剂,继续服药,控制复发。
八、疏肝解郁、活血通脉法治愈视神经视网膜炎一节
韩某,女,31岁。
初诊∶年1月28日。
主诉及病史∶双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20天。
诊查∶视力右眼0.3,左眼0.3;近视力双眼0.2,双眼视力不能矫正,外眼正常。双眼视盘水肿,边界不清,视网膜组织水肿,黄斑区有水肿及渗出物,中心凹反射消失。视野;平面视野右眼哑铃状暗点扩大至25°;左眼颞下15°~25°,颞侧10°~25°,颞上10°~25°。周边视野;右眼上方40°,颞侧70°,下方40°,鼻侧50°;左眼上方30°,颞侧60°,下方40°,鼻侧50°。
诊断∶双眼视神经视网膜炎。
辨证∶肝气郁结,脉络失畅。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通络。
处方∶当归10g白芍10g银柴胡10g茯苓10g白术10g荆芥10g防风10g丹参10g鸡血藤10g五味子6g甘草3g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月15日。视力右眼0.5,左眼0.6,眼底基本同前。前方药继服。
三诊∶3月15日。视力右眼1.0,左眼1.0,双眼底恢复正常。平面视野恢复正常。周边视野,右眼上方40°,颞侧70°,下方55°,鼻侧60°;左眼上方30°,颞侧70°,下方50°,鼻侧60°。
视神经视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中医称为"视瞻昏渺"。眼底表现为视盘的水肿渗出擦延干视网膜组织。尤以黄斑部见有水肿。呈放射状皱褶及点状或扇形星共状渗出。伴有视盘周围小出血斑为特点。平面视野中心暗点明显扩大,周边视野明显缩小。除检查眼底外,应照X线片或CT头颅扫描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庞师认为本病多因肝气郁结、脉络失畅或肝肾阴虚、目失所养所致。治疗多宜疏肝解郁、活血通络,或以滋养肝肾、解郁明目为法。嘱患者耐心服药,配合针灸效果更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