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想强调孩子在0-3岁时爸爸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文化里,我们常常会把爸爸对孩子的帮助当成孩子长大以后的事。在孩子读书学习期间,爸爸应该更多地教导孩子,现在这好像已经成了比较普遍的社会认识。
但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我们倡导在孩子0-3岁的时候,爸爸就参与孩子的教育。因为爸爸的活动不仅是支持孩子,更主要的是支持孩子的妈妈。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在0-3岁主要需求是被哺育,主要责任人应该是妈妈。但研究表明:爸爸参与家庭教育可以使妈妈的身心得到很大的安慰,让她感觉到是双方共同在养育孩子。
另外,父爱的产生也不是一个天然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互动。爸爸与孩子在0-3岁时的互动,是很多亲密的交流,比如给宝宝洗澡。在这个过程里面,爸爸能够体验到亲子交流的快乐。所以,我们期待着在中国也能看到这样的图景一爸爸下班的时候,孩子快乐地到门口去迎接,而不是像我们常常会看到的情形,爸爸跟这个孩子好像没有关系似的。
研究表明,父母共同参与的抚育是最好的抚育。当然我们也发现,爸爸参与孩子0-3岁的养育时,会有很多阻碍性因素。这些阻碍性因素大概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来自爸爸本身的认知。他们常常会认为这个阶段养育孩子主要是妈妈的责任,他们可以不参与,或者认为养育本身就是妈妈的责任。这需要一个观念上的改变。第二,可能来自孩子的奶奶。在孩子0-3岁时,爸爸想要参与孩子的养育,奶奶常常会把爸爸推开。她会认为给孩子洗澡,陪伴孩子玩乐,应该是女人的事情,所以不让他参与。在这个过程里面,年轻一代的爸爸要给自己的母亲一个很好的说明,向她们强调参与养育孩子是爸爸的权利,同时也是孩子享受父爱的非常重要的过程。第三,来自孩子的妈妈。把孩子交给爸爸,孩子的妈妈在心理上会有某种不安全感,她们认为爸爸笨手笨脚的,会伤害到孩子。所以我们会发现,当爸爸跟孩子发生某种小的冲突时,或者孩子跟爸爸在一起出现了哭闹时,妈妈会冲过来把爸爸骂一顿,以至于这个爸爸由此更加不愿意陪伴孩子。在这个时候,我觉得妈妈要学会放松。如果妈妈实在放松不了,可以让自己外出休息一下,把孩子交给爸爸,让孩子跟爸爸在一起有一个愉快的空间。因为爸爸和妈妈教养的方式不同,父母共同参与抚育对于孩子的全面成长以及建立安全感都是非常重要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