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千万不要忽略病因

导语

刚上班的小伙伴,在影像诊断上难免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的情况,即使是影像大咖也免不了这种情况;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说说在影像科出现的漏诊误诊情况。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不是说你的水平有多低,也不是说你有多粗心,而是我们影像科下诊断只要看到的就必须有,而且很多临床医师包括很多病人或者家属不能给我们提供有效的病史。开通这个栏目的目的,不是挑刺,而是以镜为鉴,提升我们自身的能力

看这个病例:

先看影像图像

上班没多久的时候漏诊的一个动脉瘤,当时是晚上急诊,看到左侧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就把报告发了,后面前几次复查的时候已经换人写报告了,可也没报,只注意血肿变化了,还好没一错到底。

说起来真的无地自容,所以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一定要注意是否动脉瘤出血破裂,另外复查时不要一味跟着别人的走。

凡能引起脑出血的病因均能引起本病。常见的病因有:

1、颅内动脉瘤占50-85%,好发于脑底动脉环的大动脉分支处,以该环的前半部较多见;

2、脑血管畸形主要是动静脉畸形,多见于青少年,占2%左右,动静脉畸形多位于大脑半球大脑中动脉分布区;

3、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oyamoya病)约占1%;

4、其他夹层动脉瘤、血管炎、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结缔组织病、血液病、颅内肿瘤、凝血障碍性疾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5、部分患者出血原因不明,如:原发性中脑周围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大量饮酒、既往有动脉瘤破裂病史、动脉瘤体积较大、多发性动脉瘤等。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动脉瘤体积更大,且更常出现多发性动脉瘤。

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是诊断SAH的首选方法,CT显示蛛网膜下腔内高密度影可以确诊SAH。根据CT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或提示颅内动脉瘤的位置:如位于颈内动脉段常是鞍上池不对称积血;大脑中动脉段多见外侧裂积血;前交通动脉段则是前间裂基底部积血;而出血在脚间池和环池,一般无动脉瘤。动态CT检查还有助于了解出血的吸收情况,有无再出血、继发脑梗死、脑积水及其程度等。CT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的敏感性在24小时内为90-95%,3天为80%,1周为50%。

2、头MRI:当病后数天CT的敏感性降低时,MRI可发挥较大作用。4天后T1像能清楚地显示外渗的血液,血液高信号可持续至少2周,在FLAIR像则持续更长时间。因此,当病后1-2周,CT不能提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证据时,MRI可作为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和了解破裂动脉瘤部位的一种重要方法。

欢迎大家给我说说你们身边那些医患之间感人的故事!!!

加我给我讲讲故事,也可以在下边留言区回复。

长按







































贵阳白癜风治疗中心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hexinga.com/zyzl/59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