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摇荡综合征SBS

婴儿摇荡综合征(ShakenBabySyndrome,SBS)是婴儿期较常见的一种因头部损伤而引起的综合征,临床容易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和外伤相混淆。当婴儿,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儿,受到外力给予的剧烈摇荡或暴力伤害时,就有可能使其脑部承受不了强大的晃动力量,进而损伤颅脑与颈椎,引发颅内出血与各种神经损伤等问题。

婴幼儿因粗暴摇荡或冲击头部可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其临床特征主要由头部损伤引起,包括硬脑膜下出血和(或)蛛网膜下出血、视网膜出血等。此病发生在父母、看护人及保姆有意、无意的忽视所致,剧烈摇荡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婴儿摇荡综合征给医学界带来的冲击在于尽管没有外伤而大脑中却产生无法预知的伤害甚至导致死亡。

我国学者对该病的认识尚处在最初级阶段,几乎无任何研究。大多父母未能认识到严重摇荡会给婴儿带来严重的脑损害,忽视了摇荡对儿童的伤害。

发病情况:香港每年15岁以下儿童“婴儿摇荡综合征”发病率为1.4/,且有1/3死亡。美国每年万儿童摇荡综合征例~3例,新加坡每年约有8例诊断为“SBS”,且随时间的推移,其发病率还逐年上升,死亡率也在增加。追其原因,社会的发展致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增加,家长对孩子施爱和对哭闹的处理方式不当,造成了“SBS”的发生。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对该病研究脑损害是归宿,得出预后结果,1/3治愈,1/3致残,1/3死亡.

英国国家预防婴儿摇荡综合征中心、美国儿科学会研究认为:由于婴儿哭闹、易激惹致监护人紧张或情绪不稳定,将婴儿摇动、在半空中投掷、在膝上使劲向上跳跃或对婴儿的头、颈部、胸部及肢体末端剧烈前后摇荡(粗暴的摇晃动作),是婴儿头部快速、反复地加速或减速运动,导致显著的脑损伤。迄今为止,还不明确多大力量以及多长时间的摇荡可致婴儿出现症状,但粗暴摇荡婴儿可能最多20秒或更短时间就可导致SBS。大多数摇荡时间在8-10秒。从物理及机械方面来讲,成人有意或无意摇荡婴儿是致大脑损伤的重要原因

诱因

1.头部大而重,长度是身长的1/4,重量是体重的1/2-1/3,大脑体积小于颅腔体积,脑组织漂浮在颅腔内,脑实质、血管都非常脆弱,外力作用使脑组织发生撞击伤、切割伤和血管破裂。

2.颈部松软,肌肉和韧带不稳定、发育不成熟,不能很好的支持头部,尤其在受外力作用下,不能承受大幅度的摇晃和高抛的震荡,更容易受伤。

3.自我调节和保护能力差

发病机理

小儿头部由于摇晃或冲击进行加速或减速运动,可能会引起颅内各脑室间(层见)的惯性运动,从而改变颅内结构引起视网膜出血、硬脑膜下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系列病变。可以看出多种机制在SBS的发展中起作用,其损伤机制大致可以归结为:大量硬脑膜下出血、脑水肿、脑缺氧、脑挫裂伤和弥漫性神经轴突损伤、视网膜出血等方面。

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的异常改变可表现为易激惹、嗜睡、颤抖、呕吐,重者癫痫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2.神经系统的异常是由外伤所致脑细胞损伤、缺氧、脑水肿引起。多数病例可发生单侧或双侧广泛的视网膜出血。

3.部分病例可出现典型的硬膜下血肿三联征:硬膜下出血、脑水肿、视网膜出血。

4.部分病例还可见长骨和肋骨骨折。

5.约20%的病例在受伤后数天内死亡,大多数遗留程度不同的残疾,轻者如学习障碍、行为异常,重者如严重的精神心理发育迟滞、瘫痪、失明、不能进食甚至成为植物人。

6.SBS是非意外伤害所致颅内及肉眼可见出血所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SBS可有脑实质损伤、肋骨骨折、肢体远端骨折、多脏器损伤等,但这些都不是必须的诊断条件。

7.SBS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因父母或监护人不能提供确切有用的病史,甚至有意隐瞒病史。

该综合征的症状、体征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但有时体征很少。因此,如果孩子出现呕吐、发热和精神萎靡不振时,应高度警惕该综合征。

8.眼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较头部意外伤害导致的损伤更为常见,而无眶部的骨折。眶部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是因头部外伤引起的加速或减速作用力所致。

9.最重要的鉴别诊断是要与那些意外伤害引起的患儿区别。

10.婴儿摇荡综合征的症状轻重程度不等,可以有或没有头部创伤的病史。

11.一岁以内婴儿非意外损伤应仔细检查有无轻微跌伤后导致颅内出血。

12.研究显示,一般家中普通的跌伤,即使导致颅骨骨折和硬脑膜外出血但很少引起硬脑膜下或视网膜出血。许多专家研究认为一般的玩耍动作不会导致脑部损伤,但剧烈前后摇晃胸廓、头部或一侧肢体伴随重复的加速和减速运动会导致严重的脑部损伤。

13.对头部非意外性损伤的研究发现视网膜出血并非严重头颅意外损伤的常见症状。

婴儿摇荡综合征的诊断

1.有摇荡婴儿的病史;

2.精神萎靡、嗜睡、意识及神志改变;

3.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四肢软弱、抽风、昏迷、发热、呕吐、痉挛、体温下降、心跳过慢等;

4.出现硬脑膜下血肿、视网膜出血及弥漫性神经损害的“三联征”;

5.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出血对诊断SBS有重要价值;

6.CT或MRI影像提示硬脑膜下出血,以及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

SBS的预防与干预

SBS是可以预防的。父母或监护人经常摇荡无法安慰的哭闹婴儿,一定要意识到“千万不要摇荡孩子”必须有一个行动计划或建议,如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家长及其他护理人员要意识到婴儿在各方面需求都得到满足后一定程度的哭闹是允许的,所有可能护理婴儿的人都要意识到摇荡孩子的危险性。

为了避免过度摇晃或抛接动作造成的伤害,家长需要避免以下具有危险动作的行为或游戏:1.过度猛力上下或前后摇晃孩子;2.抓住宝宝的肩膀,猛力前后摇晃孩子;3.玩高举、抛接的游戏;4.用力将宝宝摔在床垫或沙发上;5.乘坐没有办法支撑婴儿头部的摩托车;6.乘车时未依规定使用安全坐骑;7.双手放在孩子腋下,将小宝宝放在大腿上用力晃动。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hexinga.com/zycx/3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