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北大女高材生谈ldquo内

哈喽,小伙伴们,研究生初试已经结束,不管考得如何,都是过去式了。

对于下一段历程的安排,无论是准备复试还是准备春招求职,大家都要开始着手辣~

*二月末截止

当然,在即将结束的这3天,大家可以先准备准备材料,刷刷综艺,学学“面试技巧”,然后安心过一个元旦~

说到综艺,《奇葩说》第七季的回归,带来了各行业的热度话题,频频喜提热搜,引发网络舆论的海啸。

令大家印象深刻的选手有很多,但海选中的北大新闻学院的学生刘纯懿,可以算是最受争议的一个了。

“不想拿第一,就是想知道怎么才是输”。

带着“北大在读学生”、“市级高考状元”这两个标签的她,谈到了年的年度热词——“内卷”

这次我们先不谈选手是否有足够的思考,也不管这番之后的结果,只简单地看看这个令无数毕业生和打工人讨厌和苦恼的社会现象——“内卷”。

01

当代内卷,源于资源有限,欲望无限。

应该说年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年份,第一批90后步入30岁门槛,第一批00后也已经进入20岁。

年龄的增长(真心不想承认),不仅代表着00后已经开始进入大学,也意味着95后迈进打工人的领域,实现从“学生”到“社畜”的身份转变。

对于不同阶段的年轻人来说,虽处于不同的领域,却面对着同一个词——“内卷”。

尤其是近几个月以来,“内卷”一词逐渐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动辄大呼“太卷了”、“卷王”。

一方面,这是年轻人们的一种自我调侃,另一方面也是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打工人面对学业、工作以及自我发展的众多压力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自身生活状态的一种焦虑和担忧。

内卷!大学生内卷!绩点内卷!就业内卷!行业内卷!职场内卷!

95后年轻人们似乎陷入了越卷越丧的怪圈子。

一方面,毕业生自称“小镇做题家”、清华北大的博士都选择入职街道办,一方面,应届生薪资倒挂,让初入职场就拿高薪的小伙伴们疑惑:

“等到我也成为老员工,是不是就该角色互换了?

在《奇葩说》第七季里,薛兆丰说的内卷有意思:

”以前内卷更厉害,现在人们有机会去反省,要不要内卷,要不要多元化,都是机会来了的结果,是市场化带来的多元化的红利。市场化本身就是孕育多元化的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温床,而不是相反。“

虽说有点粉饰当代内卷的嫌疑,但如何破解“内卷”,也正是每一个大学生/研究生需要完成的人生课题。

02

读了研究生,出国留了学

就能缓解内卷了嘛?

当下,内卷已经蔓延到青年人生活的各个领域。

举个例子。现在大学生之间的“内卷”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好,那我读研究生,增加竞争力。

不想读双非硕?那就考/硕!考清北!

清北的竞争有多大?

在刚刚结束的研究生考试中,每位考生,就有一人报考「清北」。

从目前公布具体报名人数的高校来看,北京大学以接近3w人的报名人数位居首位,而在北京大学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计划中,今年北京大学校本部拟招生人数仅为人左右。

在清华大学这边,报考人数与计划招生人数之间的差距则更加显著。

相较于年,清华大学今年的报名人数增加+,总计有2w+人共同去争夺这座顶尖学府的个统招名额,比例接近7:1。

而平均下来,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每位考生中,就有1.3个人报考了「清北」。

而这五万考生中,超过80%都将落榜。

*图源青塔

考研这么难?那我出国留学!这总能躲过”内卷“了吧...

而事实是:要通过出国留学逃避卷的方式有且只有一种,那就留学后在国外就业,直接卷进国外大厂,或者进入外企中国分部,避开国内的就业竞争。

但现在国外大厂也开始卷了,面对市场竞争和国内互联网的步步紧逼,外国企业已经开始卷了,绕了一圈,还是卷回来了。

一个集体里,绝对不可能所有人排名都上升。有人上升,就有人下降。

一个集体里,也绝对不可能所有人的成绩都高于平均线,平均线的定义就是:一半人高于它,一半人低于它。

如果所有人都追求的是相对地位的提升,而“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人都高于平均线”,那么必然有人满足,有人失望。必然会有相互倾轧,有争夺,有竞争,有焦虑,有恐惧,有寸土必争,有分秒必争。

追求的欲望是无穷尽的,资源是有限的,焦虑就来源于此。

03

最“卷”的时刻已经过去

一切都只是暂时的

6天前,藏金畅春园推送了一篇《全国“内卷指数”于年初达到峰值,现已显著回落》的文章,吸引了数万人的围观。

文章旨在构建社会“内卷”函数,量化“内卷程度”,最后的核心结论表明:

当前最“卷”的时刻已经过去,主流经济学界对中国年经济增速预测在9%左右,而年中国也是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很多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也时常陷入“内卷”中。那当前怎样才能破解这种内卷的局面呢?

*来自半佛仙人

大的宏观环境,我们小人物是没什么办法彻底改变的。

我们唯一能改善的就是自身的思维和心态。

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跳出自己认为的高度一体化的竞争,静下心来向内分析自己,再向外分析整体竞争环境,结合大势锻炼和发展自己。

而身为学生,自己需要想明白‘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知道怎样去实现这个目标并一直前进,这就可以了。

很多人只敢沿着多数人认同的道路前行。而一味选择多数人认同的方向,意味着走上更加拥挤的道路,到头来,在这个方向上的回报就越来越低,陷入了无限内卷的循环。

因此,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你的第一必备条件。

同时,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专业能力与圈子影响力,一台机器,机器核心的置换成本远远高于一颗螺丝钉的置换成本,即使不能成为“机器核心”,也能成为一颗花纹精密的“螺丝钉”。

内卷的风浪,卷不走不可替代的人。

对实习、求职、职业规划有其他困惑的小伙伴

欢迎来咨询

扫码回复”学校+年级“

你可能错过的求职干货-

上午刚入职,下午就辞职?秒辞的95后们,被骂得很无辜...

那些年扎堆进互联网大厂的年轻人,如今正挣扎着突围...

届毕业生约万,内卷终点的名校生们:踏入金融,年薪百万。

未来十年,年轻人选哪个行业最赚钱?

为管理咨询努力了3年半后,她决定去公募基金做销售...

——END——

面包求职

为各位同学推出了“烘焙计划”,

帮你在求职1-3年之前就制定好职业规划,

面包导师会为你安排各个行业的课程,

与你共同找到

你最适合、最喜欢、职业发展最好的方向

并且

面包求职会为你从

实习、简历、面试、笔试以及行业技能等方面,

解决求职问题的同时提升求职技能,

软硬实力两手同时抓,

最终让你获得心仪的Offer。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hexinga.com/zyld/110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