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米线,去茶南嗦

茶南,南京吃货的耶路撒冷。

如若你住在茶南,那么短时间内不多长几斤,都好像有得儿对不起对这条美食片区。

五步一家鸭子店,十步一家汤包店。做成网红的小店啊,掰着指头你都数不过来。

所以讲说,每一天叫醒茶南人的不是初升的太阳,而是小李汤包、凤英麻油菜包、徐殿高包子、戚家馒头、味真馄饨……

从茶南大街拐入福园街,穿过排着长队的许阿姨糕团店,映入眼帘的福满门成都米线面,在门头上就相当的我们不一样:加红加大的“成都”二字,重口味的干饭人被吸引了注意。/一家四川夫妻开的成都米线店/在南京遍地开花的川渝美食店,并非每家店的老板都是地道的川渝人。福满门的老板和老板娘都来自四川,从小最爱的就是街头巷尾的那碗米线。真·典型的夫妻店。兜兜转转来南京之后,他们便想把这个家乡的味道传到这座城市。其实在茶南店龄均二十多岁的老前辈眼里头,年诞生的福满门只能算个弟弟。但凭着老板的好手艺和亲切感,福满门硬是闯出了自己一片的小天地。具体表现在:饭点前后大排长龙。店里只有能容纳十多个人的位置。但一到中午,不仅里头坐满了人,外头还要再支楞起两张桌子,哪怕挤在小角落也要坐下淮一碗。说是米线为主打,但受欢迎的不止是米线。各种特色的面条、盖浇饭、炒菜……用泡椒鸡杂、老坛酸菜鱼、红烧牛肚当浇头……花样多得让我的眼泪从嘴角不自觉地流了下来。菜场拎着篮子出来的老头老太、中午出来觅食的上班族、闲逛偶然路过的杆子潘西……从新客吃成了回头客。一个大爷送完了小孩上学,大清早的就来店里头喝辣油:“米线来斯!老板菜炒滴也好。哎,完全可以开一家川菜店嘛!到时候一定捧(pén)场。”有点甩甩的老板,不过多解释,直接把成都米线悠久的历史摆了出来。潜台词莫过于:艾滴嘛,你吃就完事儿。

豌杂之于四川,就像皮肚之于南京,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典。

所以一碗饱含豌杂的川味米线,就是一场舌尖穿越川渝的至尊享受。上一秒还是茶南的老南京光影,而店里操着川普的老板能让你下一秒出戏,吃着辣辣的豌杂,仿佛立马就从南京魂穿到了活色生香的成都街头。对于漂泊在外的川渝人来说,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风情。乡愁都融进这碗家乡的滋味里了。/老板,搞碗米线!/点单的时候啊,老板会贴心地询问辣度。切记,即使你无辣不欢,你也依旧是个假装能吃辣的南京人。不要妄想中辣,请从微辣开始。即使当一碗冒着热气的豌杂米线上桌时,没见到油亮鲜红的辣油,只有酸汤的金黄。米线是来自四川的细米线,用纯大米制成。比一般米线更好消化,软而劲道,也更容易入味。豌杂鲜香,花椒油微微麻辣。在唇齿间相融交迭,爽滑开胃。高火爆炒过的肉沫和榨菜香气四溢,耙豌豆绵沙软糯,咀嚼得出油脂的清香。口感和颜值双双在线!招牌红烧牛肉米线里的牛肉粒很有嚼劲,韧而不柴,咸鲜入味。米线汤底浓郁,泡一会儿,再嗦一口吸饱了汤汁的米线,惬意。对了,泡了之后的米线还是要带快得儿吃,不然容易坨。每碗米线附赠一枚卤蛋,弥补了蛋白质不足的缺陷。泡椒鸡杂堪称人气产品。泡椒口味辣而不燥,堪称拌面下饭之良品。因为是当天现做,喜欢的人还偶尔会打包一份带走。老坛酸菜鱼也比较抢手,你点的话经常是要排队的。不爱吃米线的话,你也可以换成面条,搁点儿辣油味道依旧不错。从上午到深夜,老板夫妻俩一直在店里头,有时候客人喝上头了也会陪上聊上一阵子。不过十来平的小店,却是许多人一千多公里外的乡愁。但同时,它也在不断熬煮着关于这座城市的许多温柔。摄影/西宇商务/怀俐(3)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谢绝转载上帝视角看南京

恋爱

吃货

潘西

冬天御道街

五台山

柳洲东路河西生存

桥北生存

万南京人南京高校的秋

东郊的秋

北京西路的秋南京

民国故事鸭子

皮肚面

馄饨

锅贴高校歧视链

江宁大学城

仙林大学城

97路

南理工

南农

南大

高校攀比大会

南京歧视地图

江苏歧视地图

江苏的前世今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hexinga.com/zyld/125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