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作为医生的侦察兵,
是临床治疗的“眼睛”,
是临床手术离不开的“路标”。
而想要排查脑内的“定时炸弹”,
无疑则要选择MRI(磁共振)!
哪些人群有必要进行脑内“定时炸弹”的精准排查呢?
小编来告诉你: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管炎,长期头痛,精神压力过大等人群,
你!们!都!需!要!
病例一、女46岁,自述经常性头痛1年余。
年6月4日来我院做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诊断: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箭头所示)。经介入治疗后,解除了动脉瘤破裂造成脑出血的危险,现无头痛症状,完全康复出院。
病例二、男72岁突发左眼球运动障碍,间断性四肢运动障碍。
年11月25日来我院做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诊断:左侧后交通动脉瘤(绿色箭头)压迫左侧动眼神经(红色箭头),当时告知患者家属此动脉瘤高危,近期随时可能破裂,建议介入治疗,家属不以为然,不愿意配合进一步治疗,患者于11月27号晨起去洗手间突然昏迷,动脉瘤破裂弥漫蛛网膜下腔出血(第四幅CT所见)。
病例三、男23岁年单位健康体检头部MR
发现脑动脉瘤(箭头所示)。后经过血管介入治疗后,动脉瘤愈合,避免了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现正常工作。
脑动脉瘤属于脑动脉干支上的异常突起,具有较高的致残以及致死率,破裂风险为10%~20%左右,死亡率50%以上,医学界称之为脑内的“定时炸弹”,一但破裂如“血管的阀门”被打开一样,大量血液短时间内溢出,易造成呼吸骤停,引发死亡,即使抢救及时,一部分病人也是瘫痪或者植物人状态。如早期发现可以通过介入手术进行血管封堵,避免脑出血或者脑梗塞的发生。
如何排查脑内的“定时炸弹”?目前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是发现脑动脉瘤的最佳检查方式。MRA检查可以清晰直观的了解脑血管情况,判断脑血管是否通畅,闭塞。检查快捷方便,不需要提前准备,检查时间一般只需要8-10分钟左右。不需注入造影剂,无射线辐射损害,是目前最安全的一种影像检查方法。利用3D成像技术,多角度的观察血管,可以发现一些微小动脉瘤,立体的显示动脉瘤的载瘤动脉、瘤颈,狭窄动脉的狭窄长度和程度。并且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MRI室)
放射科专家简介(部分)
张孟军
放射诊断科主任医师、放射科副主任
从事影像工作18年。曾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作为副主编、编委参与编写论著3部;独立或合作完成论文多篇。
擅长:神经、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孙井松
放射科主任助理、放射诊断主治医师
曾在哈医医院进修影像诊断各一年,影像基本功扎实,对常见病及疑难病例有独到见解,多次在全国影像学年会和佛山市影像学年会的疑难病例读片诊断中获奖。
擅长:MR高级功能应用、图像后处理及诊断工作。
供稿/放射科孙井松梁斌
编辑/周子信
责任编辑/何汝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