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识字课自上线以来,收到的好评简直太多了,家长们纷纷表示:“简直就是及时雨,给孩子学习汉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放眼望去,全部都是要主动留言夸这门课的!
课程之所以能这么受欢迎,除了内容质量过关外,还因为课程提供的超级优惠——打卡0元学,现在加入依然可以享受优惠福利!
一个好的课程,肯定不能单靠课程方自己夸,还要看看真正体验用户的感受。这不有个海淀妈妈,课程刚上线就给自家孩子买了。经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孩子表示课程很喜欢,妈妈表示看着最近孩子的语文成绩也很喜欢。
关于这套课程,她有一箩筐想说的,赶紧请出——
说到识字这个事儿,我是想不起来当年是怎么学的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没有现在小孩儿认字这么好玩。
从曾经的图文配挂图,到几年前利用甲骨文激发孩子识字兴趣的各种字卡,再到现如今层出不穷的识字APP……本来觉得识字就是个拼记忆的事情儿,可现在发觉,咱学的不是字儿,而是文化!
姑娘认字启蒙初期,曾自发创作象形字,把“飞”字的撇点画为翅膀,用尖顶的形状去表示“尖”,没有人教过她可是她就是这样写(画)出来了,那时候我想,娃“画”字的需求和古人当年造字时的需求何其相似!
于是买来字卡,头顶头的看甲骨文猜汉字的时光还历历在目,彼时已经觉得颠覆了自己的经验认知,而今天字源识字法,则更上一层楼,追本溯源,了解汉字的原意与演变,连错别字的都在根儿上被消杀了!
不信?举两个例子给你看!
北和比,成人看着大相径庭,在孩子眼里那可真是傻傻分不清!靠背口诀,北,北京的北,比,比较的比,并不能够让孩子理解为什么北是背对背,而比是一顺边儿对不对?!但是追溯字源,就可以让这两个字以迥然不同的面貌出现在孩子的眼前!
看,这是比,两人一前一后,都是朝向右方站立,为比,它的本意是挨着,紧靠着,引申关系很亲密的意思。
而这个,是北字,它是两个人背靠背,一个朝向左边,一个朝向右边,从字形到字意,真心都是大不同!
而且,在了解字源的过程中,我真心是第一次了解到,“北”的本意并不是指方向,而是指后背!
一个小知识考一下和我一样大概学了三十年假语文的你,知道“败北”的北是指什么吗?
什么?北方?!
恭喜你!答!错!了!
正确答案是,“败北”二字,并不是说吃败仗的军队向北方逃,而是败逃时转身逃跑,将后背留给了对方!
而了解了比的由来,要理解或者在作文中应用到“比肩战斗”、“比肩而立”这样的成语时,自然就是信手拈来咯!
看,这一排字都和人有关哟,你能猜出都是什么字吗?
(答案:人、从、比、北、众)
是不是非常有趣?
再来一个,拨和拔,也是让不少孩子头疼的两个字,一不小心就会多个撇有没有?!但是如果你知道了“拔”字的来源,大概就再也不会错了!
“拔”左边是手,而右边是其实是用一根绳子牵引着狗的脚,这样狗行走的时候两脚分开,让狗跑的样子!拉动绳子狼狗跑,所以“拔”有往外拉,抽出的意思!
怎么样,如此一番了解下来,再也不会把拔和拨写错了吧!
再请大家来看下面一组字,和我家孩子一样,经常因为把“骨、肩、背、臂”下面这个肉月旁直接写成“月”而被扣分的请举手!相信一定不是独我一家!
孩子很多次问,为什么这个下面的“月”不能写成撇而要写成竖呢?
这其实要从“肉”演变为偏旁学起。记忆中,我们小的时候,老师讲过比如“胖”、“肥”这样的月字边称为“肉月旁”,而“肉月旁”做底的这种变形,好像还真的没有特别讲过!
那,为什么骨、肩、背、臂下面是肉月旁呢?这就要字的组成说起了!各个都与肉相关,自然离不开“肉月旁”!
了解字源,其实是让孩子从根儿上了解了字的组成与演变,真正知道了这个字为什么代表这个意思,所以在书写的时候,就不会再犯那种缺横少竖、撇点用错的情况啦!
说到“字源识字”的好处,除了让孩子了解字的本意,杜绝写错字以外,个人觉得还有一个连成人都受教的点就在于,让孩子可以自发地从字的本意向引申义进行拓展!
比如“左”和“右”这两个字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但是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左字是横撇+工,而右字是横撇+口呢?
被问住了有没有?!
其实从造字的角度来说,左右的原意是指方向,而后延伸意思都与手相关:右为手加口,指手口互相帮助;而左为手加工,“工”在古代代表曲尺,是古代工匠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用曲尺辅助工作。所以,左也有辅助的意思!
因为人们做事习惯用右手,所以古代也有右尊左卑的观念,比如在宴请宾客的时候,坐席位置十分讲究,尊贵的客人在右边,相对卑微的客人在右边!
再延伸,我们在小说中会看到官员“右迁”和“左迁”的说法,现在就可以很明确地知道这不是向那个方向迁移,而是升职或者贬职的意思啦!
有没有点看上瘾的感觉,每次看字源识字课,孩子的胃口也是会被吊得足足的!
再给大家举个有趣的例子,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被娃问过,“妈妈,为什么是‘唇亡齿寒’而不是‘唇亡牙寒’呢,牙齿不是一样的吗?!”
原来,牙和齿,它,真的不是一回事!
这是齿,主要用来指门牙。
而这才是牙,用来指负责咀嚼功能的大牙!
那,唇亡齿寒,失去了嘴唇,最先感受到寒冷的,必须是大门牙“齿”咯!
无论是家长们上学的年代还是现在,识字四板斧都是:标拼音,写偏旁部首、厘清笔顺笔画+生字组词,然后抄写听写默写,Done!
在这样形式化的识字过程中,字只是字,难免枯燥;但是字源识字不一样,它看的是字的演化,这个演化过程是活的,这个字是有故事的,同样是认识一个字,追根溯源与死记硬背绝对是两重天式的差异!孩子会喜欢哪一个,也就无需赘言了。
字源让孩子更加了解字的成因与变化,从而对于字的本意与演化/延伸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对于孩子短期的影响是不写错字,而长期的影响就是在语言的表达与应用上,更加准确!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想要和(借)孩子一起玩味字源识字的有趣与魅力,不妨试试常青藤爸爸大语文字源识字课,不仅适合识字启蒙期的娃娃,任何对于汉字有兴趣的孩子甚至成人,都建议试听看看,反正我和孩子是,追“字”上瘾了!
课程适合谁来学?
●适合3-8岁的孩子学习;
●适合幼小衔接阶段及小学一二年级孩子,高效识字;
●适合孩子汉字启蒙,可以侧重字源、象形文字等的学习;
●适合希望增加孩子国学文化底蕴的家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