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
概述
1、病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对紫外线敏感。
2、结核分枝杆菌的增代时间是14-20h,培养时间一般为2-8周。
3、结核分枝杆菌菌体成分主要是类脂质、蛋白质和多糖类。类脂质中蜡质与结核病的组织坏死、干酪液化、空洞发生以及变态反应有关;菌体蛋白质以结合的形式存在,是结核菌素的主要成分,诱发皮肤变态反应;多糖类与血清反应等免疫应答有关。
4、病理特点:炎性渗出、增生、干酪样坏死;破坏与修复同时进行。
5、感染途径:呼吸道传播最常见;播散途径:血行播散最多见。
6、好发部位:原发性肺结核--上叶下部、下叶上部近胸膜处;继发性肺结核--上肺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后基底段;
分型
1、原发型肺结核:多见于儿童;X线示哑铃状;肺门淋巴结肿大。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多见于婴幼儿与青少年;X线栗粒状结节阴影;皮肤淡红色粟粒疹。
3、继发型肺结核:成人最常见;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浸润性肺结核。
4、结核性胸膜炎:到达胸膜。
5、其他肺外结核:按部位和脏器命名,如骨结核、肾结核。
6、菌阴性肺结核:三次涂片及一次培养均为阴性。
继发性肺结核分型
1、浸润性肺结核:发生在肺尖和锁骨下;X线: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
2、空洞性肺结核:净化空洞;开放菌阴综合征
3、结核球:结核球内有钙化灶或液化坏死的空洞;周围有卫星灶
4、干酪性肺炎:多见于体质较弱者;
5、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病程长、反复恶化;X线肺门抬高,垂柳样肺纹理,纵隔向患侧移位
诊断
肺结核=低热盗汗+抗生素治疗无效+咳嗽、咳痰、痰中带血
检查
1、胸部X线(首选)。
2、CT:分辨率更高。
3、痰找结核杆菌或痰抗酸染色:简单快速欠敏感;痰中检出抗酸杆菌对诊断肺结核有极重要的意义。
4、结核菌培养:准确可靠灵敏度高,时间长,诊断金标准;沿用的改良罗氏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时间长,一般为2-8周;近期采用液体培养基和测定细菌代谢产物的BACTEC-TB法,10日可获得结果并提高10%分离率。
5、结核菌素试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需4-8周才能建立充分的变态反应。
6、纤维支气管镜。
X线鉴别
原发型肺结核
哑铃形阴影
血行播散型粟粒型肺结核
大小、密度、分布三均匀的粟粒状结节阴影
浸润性肺结核
肺尖和锁骨下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
空洞性肺结核
洞壁不明显的、多个空腔的虫蚀样空洞
干酪性肺结核
密度均匀的磨玻璃状阴影
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肺门抬高、肺纹理呈垂柳样、纵隔向患侧移位
治疗
原则
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
药物
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链霉素(S)
药物副作用:
异烟肼:周围神经炎、偶有肝功损害;
利福平:肝功损害、过敏反应;
链霉素:听力障碍、眩晕、肾功能损害;
吡嗪酰胺:胃肠不适、肝功损害、高尿酸血症、关节痛;
乙胺丁醇:视神经炎;
方案
1、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方案:①每日用药方案:2HRZE/4HR(强化期2个月,每日顿服HRZE;巩固期4个月,每日顿服HR)。②间歇用药方案:2H3R3Z3E3/4H3R3(强化期2个月,每周3次口服HRZE;巩固期4个月,每周3次口服HR)。
2、复治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方案:①每日用药方案:2HRZSE/(6~10)HRE(强化期2个月,每日顿服HRZSE;巩固期6~10个月,每日顿服HRE)。②间歇用药方案:2H3R3Z3S3E3/(6~10)H3R3E3(强化期2个月,每周3次口服HRZSE;巩固期6~10个月,每周3次口服HRE)。
相关疾病
1、HIV/AIDS(最常见);2、肝炎;3、糖尿病;4、硅沉着病。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转发分享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