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Vacanti等报告1例接受次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患者5年后未见神经系统并发症。该病例报告发表在AnesthAnalg杂志上。
该病例患者为男,50岁,年曾发生右下肢挤压伤,共接受次蛛网膜下腔麻醉,其中次蛛网膜下腔麻醉在3年内实施,迄今为止,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证明患者无神经系统并发症。该患者共接受多次与创伤或反复感染相关手术(包括右上膝截肢、髋关节离断术及清创术等),其中次行蛛网膜下腔麻醉,大部分使用0.75%的布比卡因1.2~1.8mL及剂量不同的芬太尼。
最后1次蛛网膜下腔麻醉共尝试3次,最终成功,期间无并发症发生,但之后的手术患者拒绝蛛网膜下腔麻醉,全部进行局部或全身麻醉。神经系统检查证明患者未出现与右下肢相关的局灶性神经缺陷,也未出现疼痛及感觉异常。与右下肢相关肌力及感觉均未受损。
年在L2、L3棘突水平进行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示发生纤维性改变,并有瘢痕组织形成,且有可表明相邻皮下组织水肿的非特异性信号减弱(图)。检查未示由反复腰椎穿刺引起的椎管内瘢痕组织、粘连、蛛网膜炎等病理性变化。
一项评估区域麻醉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荟萃分析示,蛛网膜下腔麻醉后神经性病变或神经根病变发生率为3.78/,且马尾综合征和截瘫的发生率分别为11/万、6/万。
本例患者与蛛网膜下腔麻醉相关的最显著的并发症为穿刺时短暂的感觉异常。鉴于患者行多次蛛网膜下腔麻醉,研究人员预期MRI可探测到相关部位解剖学变化(如腰椎椎体上纤维瘢痕),尽管MRI示腰部皮下组织存在瘢痕组织,MRI并未发现病理性改变。更重要的是,MRI示硬膜及椎管内组织无异常。
研究者认为,尽管腰椎穿刺有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感染、蛛网膜炎的风险,但蛛网膜下腔麻醉引起的严重并发症较罕见。尽管单个病例证明反复腰椎穿刺患者MRI无病理性异常,但也不能证明反复腰椎穿刺的安全性,如是否发生短期或远期神经系统并发症、感染或亚临床病理改变等。
(《麻醉学大查房》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