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有着极重要的功能。而不良生活方式、病毒感染、长期服用药物等都会造成肝损害。但你知道吗?在已上市应用的药物中,有种以上具有潜在的肝毒性,中草药及保健品亦有导致肝损伤的可能。本期无锡新传媒网“海英导医台”特医院综合内科主任姚上志,带您认识“药物性肝损害”。市民:goodgoodstudy,daydayup药物与肝脏息息相关案例62岁的患者吴某某,因服用中成药“三七粉”(含有部分土三七成分)一月后,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今年5月份来五院就诊,予保肝治疗效果欠佳,彩超提示肝脏内静脉系统明显缩小,考虑出现“肝小静脉闭锁综合征”,医院抢救无效,于一月后死于肝衰竭。这是药物性肝损害的典型病例。”“药物性肝损害”是指人体暴露于常规剂量或高剂量药物后,因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或人体对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产生过敏或代谢特异质反应而导致的肝脏损伤。药物性肝损害在50岁以上人群中所占比例达40%。在已上市应用的药物中,有种以上具有潜在的肝毒性,种以上的药物明确可以导致药物性肝病,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认真记着笔记的市民药物性肝损害分两种:一种是药物直接肝毒性,与剂量相关,短期内引起急性肝损害,可预测;另一种是特异体质性肝毒素,与剂量无关,和个体敏感性有关,仅在少数患者中产生,不可预测。姚主任在讲座中罗列了几个对药物性肝损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1、中、草药没有毒性作用;2、有毒的药物才会损害肝脏;3、药物的毒性作用与药物使用剂量和时间呈正比;4、药物都是在肝脏里代谢解毒的;5、药物可以损害肝脏,但并不严重;6、药物的毒性作用是可以预测的;7、药物性肝损害一定出现在用药后不久;8、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是医疗事故。这些误区都需要大家在认知上避免。中药、西药都能造成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西药中,抗生素(包括抗真菌药)构成比最高达24.1%,其次是降血糖类药物和抗甲亢药,分别占17%和11.6%。其余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结核类药物、镇静抗惊厥类药物、抗肿瘤药、心血管药都有一定的肝损成分。在传统的观念中,中草药无毒、无副作用。但近年来发现中草药引起肝脏损伤已不可忽视,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的4.8%~32.6%。药物性肝损伤病例中,服用治疗皮肤病、骨关节病及养发乌发中药的患者多见。常见损害肝脏的中草药有苍耳子、黄药子、雷公藤、三七粉、苦楝子、番泻叶、小柴胡汤等等。患者若无法鉴别,可请教专科医生。出现肝损症状怎么办?药物性肝损害可表现为乏力、厌食、恶心、黄疸、发热、皮疹等表现。在治疗上首先立即停用有关药物和可疑药物,一般轻度肝损害在短期内可康复。如果转氨酶依然比较高或肝功能损害严重,按照相关肝炎处理治疗。同时加强支持疗法,患者要尽量卧床休息,摄入足量热卡和蛋白质,维持水电平衡,并补充多种维生素。姚主任为市民解答疑难姚主任提醒广大市民,任何病人在用药过程中或以后出现肝损害,都应考虑药物性肝损可能(需特别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北京中科白疯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