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笔记NO6胎儿脉络丛囊肿超声诊

基础知识

  

脉络丛(choroidplexus)见于第Ⅲ、Ⅳ脑室顶和部分侧脑室壁。

  

它是由富含血管的软膜与室管膜直接相贴并突入脑室而成的皱襞状结构,室管膜则成为有分泌功能的脉络丛上皮。

  

脉络丛上皮由一层立方形或矮柱形细胞组成,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细胞核大而圆,胞质内线粒体很多。

  

细胞侧面之间靠近游离面处有连接复合体。

  

上皮下是基膜,基膜深部是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内含丰富血管和巨噬细胞。毛细血管属有孔型,内皮细胞上的小孔有薄隔膜封闭。

  

脉络丛的主要功能是产生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脑脊液是由脉络丛上皮细胞分泌的,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含蛋白质很少,但有较高浓度的Na+、K+和Cl-,并有少许脱落细胞和淋巴细胞。

  

成年男性约有ml脑脊液,在脑室、脊髓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和血管周隙。

脑脊液通过蛛网膜粒(蛛网膜突入颅静脉窦内的绒毛状突起)吸收入血。

脉络丛上皮不断分泌脑脊液,又不断回流入血液,形成脑脊液循环。

脉络丛上皮和脉络丛毛细血管内皮共同构成血-脑脊液屏障(blood-cerebrospinalfluidbarrier,BCB)使脑脊液保持稳定的成分而不同于血液。脑脊液有营养和保护脑与脊髓的作用。

  

脉络丛囊肿

  

英文名:Choroidplexuscyst缩写:CPC

是出现在脉络膜丛的囊肿。

脉络丛内出现充满脑脊液的假性脑脊液。

脉络丛存在于侧脑室、第三和第四脑室。

超声能检测出来的主要是位于侧脑室内的部分。

  

数量

  

可以单发,也可以双侧发生,或者多发性。

随着产前超声仪器水平提高,专用的产科超高档彩超的应用

CPC已经逐渐受到了超声和临床妇产科的   

超声诊断标准

turner等建议妊娠22w之前无回声直径≥2.5mm,妊娠22w之后无回声直径≥2.0mm作为诊断标准。

  

几点需要   

①产前超声报道的胎儿CPC发生率为0.5%~2.9%

②妊娠16~24W是筛查本病的最好的时期。

③妊娠26~28W时,95%以上的CPC“消失”,不再能被超声发现。

④Huger等发现并非真正的消失,而是囊肿较小,从孕妇腹部难以发现而已。

  

多数研究将CPC分成两类

(1)孤立性CPC缩写iCPC除了CPC之外,超声没有其他任何发现,占cpc的85%。

(2)复杂性CPC缩写cCPC除CPC之外,超声还可以发现其他异常,占cpc的15%。

  

CPC临床意义

  

CPC作为18三体异常的超声标记是有意义的。

提示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性有所增加,临床应该根据胎儿有无其他超声检查异常,考虑对CPC胎儿进行核型检查。

  

胎儿染色异常的超声标记

英文:ultrasonograpihicmarkers

从20世纪80年代已知染色异常胎儿的声像图特点,发现了一些微小异常(minorabnormalities),它们不是胎儿结构的畸形,但是在染色体异常胎儿中出现率明显高于正常胎儿。因此称为“胎儿染色异常的超声标记”

  

包括

  

项背部透明带NT增宽、肠管强回声、心室腔内腔回声和CPC等。

胎儿脉络丛囊肿超声诊断与临床意义

定义:脉络丛囊肿是指于孕龄在14-24周胎儿发育中的侧脑室脉络丛超声检查发现的、散在的、直径≥3mm的小囊肿。

90%以上胎儿脉络丛囊肿在妊娠26周以后消失,仅少数呈进行性增大。

检出脉络丛囊肿时应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一步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或脐带穿刺取脐血培养,以除外18三体、21三体等染色体异常。

经过我们观察脉络膜囊肿在较小孕周尤其妊娠15周~18周的确经常可以见到。

绝大多数妊娠22周左右均消失,到妊娠28周正常胎儿应该消失,可单侧或双侧,单发或多发。

直径大于1cm者常常伴侧脑室增宽,这样的胎儿往往伴染色体异常。

随着孕周增大,脉络膜显示困难时,可以试试心脏探头,调整致胎儿心脏模式下,可清晰显示出囊肿是否是真的消失了。

本文为网站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

中国妇产科网征稿启事

稿件须原创,无版权冲突,稿件一经录用,即支付稿酬。

征稿涉本学科各领域内的进展,如个人综述、病例总结、特殊病例报告、地方新闻、临床感悟、科普文章等。

投稿邮箱:editor

yapot.cn

赞赏

长按







































最好白癜风治疗方法
环孢素软胶囊说明书有没有说用药禁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hexinga.com/zyld/847.html


当前时间: